商品介紹
內容簡介 社區協力農業 建立小而美、在地的食物夥伴關係 解決食安問題,打造健康的食物生態系 讓我們每日的餐桌 更美味也更永續!   面對工業化食物生產模式所造成的環境破壞與食安危機,以及基改風險、氣候變遷、國際糧價上漲等日益嚴峻的挑戰,我們的一餐一食充滿了不確定的風險!面對危機,我們可以主動出擊,以行動守護餐桌,打造健康永續的食物生態系!   ●社區協力農業,合作找幸福   社區協力農業(CSA,Community Supported Agriculture)是一股世界性的風潮,鼓勵食物的生產者、消費者攜手建立「在地的食物夥伴關係」,兩方共享豐收、共擔風險、相互提攜,其基本精神,就在於「合作找幸福」:   ──在食物的生產端(agriculture):鼓勵農人採取友善土地的耕作,食物的生產   和獲取體現了更多人與自然萬物和諧共生的關係;   ──在食物的消費端(community):人們透過社區配菜、共同採購、認養契作等固定支持(support)方式,協助農人更有計畫地生產、降低進入市場的風險;也可積極參與協助農事,進一步認識農耕的生態與生產過程。   社區協力農業,透過產銷間的正向支持與循環,建立城鄉之間、產銷關係的友善連結,鼓勵更多友善小農、家庭農場、地方生產組合、歸農青年們為我們生產健康食物、照顧土地,進一步維繫了農業、農村、城鄉的活絡生機!   以宜蘭穀東俱樂部賴青松為例,「農伕青松」在地耕耘十年有成,進而引介年輕新農入鄉,倡議「半農興村」、舉辦「農藝復興研究所」,創造以「農」為中心的活潑生活樣貌。   不僅在台灣,包括香港與中國,近年也紛紛出現一波又一波新的支農、返農、援農風潮,開創出許多社區協力農業的積極模式,人們合作找幸福、連結產地與餐桌,積極打造「身土不二」「以農為本」「農藝復興」的支持系統。   ●餐桌上的革命:安心食物的行動指南,7種具體實踐方式   本書指出,社區協力農業發揮「提攜」的精神,從「社群」這樣的小單位展開改變,用食物重新連結生產端與消費端、連結人與土地的感情;只要捲起袖子、親近農田、好好務農、好好吃飯,我們每天的飲食選擇,就可以深刻地改變生活、生存、生態與生命;消費者也能以「共同購買」集結有共識的消費力,支持小農生產體系、建構自給自足的微型經濟,成就共好的社會。   本書分析兩岸三地社區協力農業的趨勢,涵蓋「生產型」、「體驗學習&食農教育型」、「共同購買型」、「農會/產銷合作型」、「社群支持型」、「原民部落型」、「市集&生產聚落型」7 種具體實踐方式,介紹背後的動人故事與實用的行動指南。讓我們一餐一食的選擇,可以更健康、更美味也更永續!   這是一場從餐桌、社區、巷仔口發起的美好革命,你我都可以參與其中!   愛的料理,農的力量,讓我們用吃改變世界! 本書特色   ★第一本全面涵蓋台灣、香港中國案例的飲食新生活革命之書   ★提供讀者取得安全食物的行動指南   ★建立在地的食物夥伴關係,7種具體實踐方式 目錄導讀序 ●社區協力農業:為食安尋路,找回信任的溫度 文|林樂昕 台灣農村陣線研究員 ●生活起義:創造另一種關係的可能 文|鄧文嫦 香港社區伙伴項目統籌 ●農,是關於身體記憶,是關於生活文化 文|陳惠芳 香港NGO顧問 ◆什麼是「社區協力農業」? ●小農耕作‧野地開花  文|蔡培慧 ●10個問題,「社區協力農業」快速入門 整理|編輯室 ◆第一部 台灣篇:野地開花,農藝復興 一【生產型】以生產者為中心,發起固定認購的會員制,以定期分享聚會回饋會員 ◆水稻之鄉,農藝復興 ◇穀東俱樂部:「自己的心,才是農夫最好的作物。」 ◆老農新農攜手打拚,翻轉農村慣行思維! ◇有田有米:「希望在未來,農家的孩子可以驕傲地說:我以後也要像爸媽一樣,成為農夫!」 二【社群支持型】以消費者的具體需求出發,支持或主動組織附近生者提供安心食材 ◆彈藥庫變身都市農業基地 ◇輝要有機菜園:「關心食物的產地,就是健康的源頭!」 ◆串起城鄉之間的珍珠 ◇千甲聚落CSA計畫:「做為城鄉交界生態農場的第一個原型!」 ◆從小小一塊豆腐開始,守護自己糧食的自主權 ◇台東聖母醫院:「發揚醫療傳愛精神,照護偏遠、弱勢及貧病家庭,讓人們活得健康、擁有希望。」  三【食農教育型】以農場為基地,依作物耕作週期,固定舉辦親子援農、農事體驗 ◆地瓜與手機,你選哪個? ◇沐香農場:「保留這一塊地,是保留整個灣寶社區的動能,以及關懷土地的力量。」 ◆種米、種水,種出生物多樣性 ◇狸和禾小穀倉:「種水種米種未來,重新找回你和禾的豐饒共濟。」 ◆從文青到農青,變身農友的萬能後台! ◇野上野下:「在這裡生活的人變多,農地消失的速度應該也會慢下來。」  四【農會&產銷合作型】以在地生產組合方式,推動在地特色品種、建立地方品牌 ◆拔蘿蔔,大家一起拔蘿蔔! ◇美濃白玉蘿蔔股東會:「米食與蘿蔔代表了農村餐桌上簡樸與細緻的風格,正是美濃的精神!」 ◆偏鄉學校200KM的午餐挑戰  ◇台東縣成功鎮農會:「用在地農會的力量,讓偏鄉學童吃得飽吃得健康,並活絡農村經濟。」 ◆讓孩子從「吃」,認識農作、認識自己的家鄉 ◇溪洲尚水:「讓失去的再度豐富回來,讓農人的勞動獲得合理的尊重,讓消費者獲得友善的糧 食!」 五【原民部落型】支持部落轉型無毒種植、發展加工,創造在地經濟 ◆從日常需求出發,尋找部落關係的更多可能 ◇桃源香梅米如呼工作坊:「讓更多部落的人參與我們,讓更多的消費者了解我們!」 六【共同購買型】社區、企業、家庭集結力量,透過契作、共同採購以支持友善生產者 ◆透過消費,參與環境運動 ◇主婦聯盟生活消費合作社:「愛的料理,食的力量,我們相信消費可以改變世界!」 ◆讓產業中的每一分子,都可以得到更合理的利潤  ◇直接跟農夫買:「認識為你種植的人,了解食物真正的重量。」 七【市集&生產聚落型】以農夫市集為中心,打造生產聚落與綠色消費的支持系統 ◆從產地到餐桌的飲食革命 ◇綠農的家:「生產過程友善環境、交易過程友善農民,串連起來就是產地到餐桌的最佳實踐。」 ◆讓社群述說「美好生活」的故事 ◇合樸農學市集:「好好務農、好好吃飯、好好生活、好好讀書! 」 ◆第二部 香港&中國篇:新一代的歸農路 ◆大埔共同購買小組的靜默革命 ◆農墟,展現生活的精神 ◇香港導覽:禾・花・雀・塱原生態農社、馬寶寶社區農場、菜園村生活館、土作坊、南湧養地人 ◆沃土有好米 ◆以農為本的美好生活價值 ◇中國導覽:綠耕社會工作發展中心、愛佳源•亮亮農場、北京有機農夫市集、愛農會•土生良品飯店
賣家聯絡方法
交易方法
1. 直接聯絡賣家
2. 商討大家方便的交收方式

內容與現實書況可能有出入,請聯絡賣家提供更多真實圖片或影片
為減少被遺忘的放售書本,一般在180天內沒有更新的項目會被移除。
巷仔口的農藝復興!:社區協力農業,開創以農為本的美好生活
來自 Sin2573 (1 年前已加入)
HK$5
商品資訊
書名
巷仔口的農藝復興!:社區協力農業,開創以農為本的美好生活

作者
果力文化

新舊程度
90%新

出版社
果力文化

出版年份
2015

狀態
正在放售

最後更新
3 月前 (2025-01-31)

他人對賣家的評分

(0個評價)
- 高質
0
- 不錯
0
- 一般
0
購買須知
內容與現實書況可能有出入,請聯絡賣家提供更多真實圖片或影片,以確保書況與描述相符。 請小心核對書本資料,例如出版商及出版年份,以免購買錯版書藉。 bookdaddy單純提供網路二手書託售平台予消費者,並不涉入書本作者、賣家與原出版商間之任何糾紛。


使用100%香港製造的平台 - 我們誠意推薦: